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

台南高雄五日四夜之三:台南第二天

慢遊的最大特色,就是沒有行程,或者行程可以隨意改變。

經過昨日周遊市內後,我們有一個新的想法。

本來預了明日(3月15日星期六)去七股鹽山看看。因為周末99台江線班次比較多。去一個上午,中午回來,南下高雄。

本來預了今日全日在安平區,慢慢瀏覽這個老區。

但是,昨日去府中街,很多店舖都未開,要等到星期六。昨晚去神農街,「烏燈黑火」,又想星期六再去一次。如此一來,星期六就不能去七股鹽山了。這是第一個考慮。

第二個考慮是,昨日去觀夕平台時,也途經安平區三個大站,約略看了這個老區的狀況,覺得不一定要整日在這裡度過。

故此,我們得出一個新的結論。今日上午去七股鹽山,下午在安平,晚上回來去吃赤崁擔仔麫。

就這樣決定了。

在酒店草草吃了早餐,就去火車站南站。在這裡的售票亭買了88安平線和99台江線的全日票,就等,10點才有車。

火車站前有兩個公車站。一個叫南站。一個叫北站。原先以為公車兩個站都會停。我們在南站北站來來回回行了幾次,研究站前豎立的行車路線表和地圖,最終得出一個結論。去七股鹽山的車,停南站。返台南公園的車,停北站。

所以,我們在南站等,要等到10點。有一班外國年青男女看樣子也是去七股,也在等。習慣了在外走動的人都是這樣。雖然離10點還有超過半個鐘頭,但一般都會等,不會四圍去。最怕去了返來時,剛好車開走了,那就麻煩,又要等一個鐘。公車有可能早到的。時間表寫明是「預估」到達時間。

先介紹一下這兩條觀光公車路線。昨日坐的88安平線,主要是繞行市內(府城)的景點,差不多所有景點和商圈都去到。此外還去到近海邊的安平區,最遠去到觀夕平台,而且班次比較密,平日大約一個鐘頭一班,例假日大約半個小時一班,是很值得利用的一條線。

99台江線主要遊走台江國家公園各個景點,不繞行府城市內的景點。台江國家公園是過了安平區之後的一大片濕地和鹽田地區,包括四草生態園區、鹿耳門聖母宮和天后宮、鹽田生態文化村、龍山村、七股鹽田區。如果是10月至4月的觀鳥季節,例假日還有延伸線去黑面琵鷺賞鳥亭。

唯一的缺點是班次十分少。平日只得三班,例假日有十班。

大台南的沿海地區,以前都是鹽田,由北門區一直去到七股區都是。本來想去北門區的井仔腳瓦盤鹽田,上網看到的照片很美麗。可是,距離台南府城太遠了,沒有車直達。

台灣好行有一條鹽鄉濱海線,由嘉義高鐵站出發,全線沿海岸行走,由嘉義落台南,終點站是馬沙溝,即是七股附近,而且在七股鹽山有站,可接駁99台江線。

另一個做法是坐公車去大台南的佳里區,這裡有興南客運的車,可以直達井仔腳。不過,由府城去佳里,也要一個小時。

每論用哪一個方法,都要在井仔腳花上一整日。

我們只會用半日去看鹽田,所以只能坐99台江線直達七股鹽山,然後坐12點55分的回程車返安平。

10點左右,車子來了。我們、那一班外國男女和另外幾個男女子上車,沒有坐滿。

車子直達赤崁樓,竟然有人按鐘下車。從火車站去赤崁樓,與其等半個小時,走路過去也不用這麼長時間。赤崁樓是大站,有很多其他路線都停這裡,不一定要坐長途的99台江線。唯一只有一個解釋,台南市民坐88安平線和99台江線是免費的。

過了赤崁樓,就直去安平區,不繞行市內。很快就穿過安平區,過了四草大橋,有兩個女士在四草生態園區下車。這裡是一個濕地,可以坐浮筏沿水路欣賞濕地風景。我們去年在杭州西溪濕地坐過了,今日主要想去看鹽田。

車子繼續前行,到了一座大廟宇,是鹿耳門聖母宮,沒有人下車。

繼續前去,又到了一座更大的廟宇,是鹿耳門天后宮,也沒有人下車。

車子繼續前去,去到鹽田生態文化村。這裡不是七股鹽山,還有很遠距離。車子停下,司機說休息8分鐘,方便乘客去洗手間。

我們趁機會下車隨意瀏覽一下這個文化村。可能不是假日,很清靜。有一幅鹽田,我們走去拍照。

一堆一堆雪白的,就是鹽堆。

遠處很宏偉的建築物,就是鹿耳門天后宮。


有一個男子用鋤頭耙鹽堆。


8分鐘很快就過去。我們上車,繼續行程。

車子在高速公路上走了好一段,就轉入一條村。也是很靜。很多餐廳和民宿都沒有開門。這條就是龍山村。七股鹽山快到了。

離開龍山村,車子很快去到台灣鹽博物館。沒有人下車,車子再行走幾百米,就去到七股鹽山。

這裡就是了。


七股鹽山本來是一座由鹽堆成的山。以前圍海造鹽的時候,這座山應該是雪白的。

不過,鹽田荒廢已久,現在用現代科技產鹽,不靠鹽田。鹽山露出黑色土層,只有一層鹽鋪在山腳。


我們沿著旁邊的梯級,登上鹽山頂看看。


鹽山頂很大風,吹的人擺來擺去。從山頂上看下面的鹽田,一直可以望到海邊。最遠處就是台灣海峽了。

山腳邊有一座小白屋,叫做鹽屋。


鹽是粗鹽。我說粗鹽,不是我們日常食用的砂粒一樣的粗鹽,真的是很粗的鹽,每粒都有波子(彈珠)大小。


從鹽山下來,到附近走走。雖然有一些遊人,但是鹽山的感覺還是很靜。這裡有一個鹽池,據說比死海的密度更高,浮力更大。

還有小食店、親子遊樂園、燒烤區、爬山車體驗圈、腳踏船等等,但是都沒有人玩,故此也沒有服務員在。

下了山,進入鹽屋拍照。依資料板的解說,身處鹽屋內,鹽的能量可以平衡精神狀態。又說這鹽屋在窗框以下的一米完全用鹽板砌成,以上位置是土層外鋪上一層鹽。


沒有甚麼特別好玩,就拿起放在一旁的手拉車作狀拍照,娛樂一下自己。


七股區一帶,每到冬季,都有很多黑面琵鷺飛來過冬。據說有一千多隻,比香港更多,香港大約三幾百隻。從這裡有接駁車去黑面琵鷺賞鳥亭,可惜只在例假日行走,今日沒有。

鹽山特別豎立了兩隻黑面琵鷺雕塑,就在鹽山腳。看起來好似真的一樣。


這條橋伸入鹽田內。白雪雪的,不是鹽鋪成,全部用蠔殼鋪成。


不錯。這裡也是產蠔地區。昨日在觀夕平台望出去,海上一格一格的,應該就是養蠔棚。

蠔,當地叫蚵仔,是這裡一帶的特色美食。本應在龍山村有路邊烤蠔吃,但來的時候經過,好像都沒有營業。不是例假日,始終差一點。

如果在這裡留一天,可以步行入龍山村,去到龍山碼頭。那裡有船坐去七股潟湖。碼頭旁邊就有一些烤蠔檔攤。今日不是例假日,還是不去好了。

坐那條船可以去到七股潟湖的碼頭,沿路欣賞鹽田和海岸風光。不過,從龍山村很多戶都沒有開門來看,去到碼頭可能也是白行一趟。如果有心在七股區花一整日,應該選擇例假日來。

蠔,要去到安平才有得吃了。

我們繼續在七股鹽山閒蕩。有一條橋,連接一個小島。原來這個島變成燒烤區。又沒有開。


島上裝置了一些可能是給人拍婚紗照的佈置,例如下面的字,也有一個教堂鐘門的擺設。


既然沒開,就沒有事好做。回到鹽山,吃鹽醃豆腐花。

以為是鹹的,卻原來是甜的,只是加了一些鹽調味進去。


小食店旁邊是一個鹽雕展覽館。

這個翡翠椰菜是不是很眼熟?是,與台北故宮博物館的翡翠椰菜一模一樣。不過,這件是鹽造的,而且很大件,有一個小孩的大小。


館內還有許多鹽雕藝術品,一個個框鑲起。

這是魚。


這是觀音。


沒事好做了,唯有去車站等車,還要等半個小時。公車也沒有駛走,停泊在遠處一個停車場,老遠就見到它。

這時,突然駛來四、五輛大型旅遊巴。今日也有一大團來?

原來是小學生旅行,由高雄上來,沿路環遊台南和海岸線。

小學生都穿上運動服裝,一批紅色,一批藍色。很興奮地衝上鹽山。

我們跟著他們,去拍攝他們上鹽山的狀況。


另一批學生走向另一個方向,我們後來也跟著去。

好彩跟著他們走,原來這裡也有鹽田體驗場,剛才一直不知道。

在這裡把握尚餘的時間拍照。遠處最左邊樹下白色一塊的,就是99台江線公車。我們一邊拍照,一邊盯著它。它開動,我們就返回車站。


如果在井仔腳,遊客可以走下鹽田,親身體驗耙鹽等作業。


體驗場對面是一個貨倉。學生們體驗完畢,都走進去。

原來已變成鹽雕塑區。很大的雕塑,都是用鹽造成。


在貨倉內看不到公車。我們不敢久留,拍了幾張照片就出去。去到車站,已有一個女子在等車。

12點55分,公車開動,十幾秒就來到車站。上車,不見了來時的外國男女。如果錯過這班車,就要等到下午4點55分。

車子開走,去到台鹽博物館停下。那些外國男女和另一些來時同車的男女都上了車。原來他們踱步來到博物館。也不過幾百米的路程。

不愧是觀光車,回去的路上慢慢行走,讓我們可以悠閒欣賞沿途風光。

車子開到鹿耳門天后宮,其中兩個外國女子下車去參觀。不知道她們怎樣回去台南府城。可能她們轉車到佳里,再坐車回府城。又或者叫的士。

車子繼續緩慢前行。去到四草生態園區,早上在這裡下車的兩個女士,沒有在這裡等車。一定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回去。

車子過了四草大橋,就進入安平區。剛好一個鐘,完全符合時間表定下的時間。

第一個站是古運河。第二個站是安平樹屋/德記洋行。我們在這裡下車。一男一女的外國遊客也下車。

他們下車後過馬路,逕去安平樹屋。

我們在車站旁的台鹽日式宿舍古蹟和東興洋行參觀。

台灣南部有很多東洋味的建築物,一直保留。這是日治時期負責管理鹽田的日本人的宿舍。

剛好有一隻貓攀到已廢置的窗框上。


另一隻貓見我們進來,急急跳上牆逃跑。


門口放了一輛人力車。只供欣賞,不可乘坐。更亭掛上燈籠,寫了夕遊字樣。

夕遊是日治時期這裡一個出張所的名稱。不是這個宿舍,在剛才下車的車站往回走約800米就到。不打算去。


台鹽日式宿舍旁邊是東興洋行。這是台灣殖民地時期德國人的洋行。



洋行可以進去參觀,與日式宿舍不同,是歐陸式設計,內部擺了很多介紹德國風光和文化的資料。


在活化計劃下,台鹽日式宿舍和東興洋行都交給了餐廳經營。不是假日,日式宿舍的食店沒有營業。東興洋行的餐廳有開門營業。

我們未吃午飯,就在這裡吃些輕食。

為了維持東興洋行作為德國商貿機關的特色,這間餐廳主打德國風味的食物。香腸熱狗是少不了。啤酒和下午茶也少不了。我們就點了這兩款。沒有點豬手、雞扒等重份量食物。


客人可以坐在洋行內用餐。就連房間內的桌子也貼上枱號,坐進去吃也可以。不過,我們選擇在走廊吃,欣賞下面庭院。餐廳還播放外國流行曲,真的像去了外國。台灣人說的慢活,大抵就是這樣嘛。


下面庭院也有幾桌人在慢活,坐了很久。我們也坐了好一會才離開。

過馬路去安平樹屋。一過馬路就見到一間民宿,也是關了門,不過屋下的擺設很美觀。主題是愛麗絲夢遊仙境?


過了民宿就去到一個空地,轉右穿進去,就見到樹屋。要買票,每位50元,包含德記洋行和朱玖瑩紀念館。

 下圖就是我們在安平區的大概行程。


安平樹屋。不要誤會是建在樹上的屋。

其實前身是德記洋行的貨倉,後來荒廢了,樹木蔓生,樹根抓住整間屋,所以叫做樹屋。這個狀況與吳哥窟很相似,不過吳哥窟是很古的古蹟,歷史滄桑味道濃得多。


樹屋共有三間。

就這樣,整間屋被樹佔領了。近日興起用「佔領」這個詞語。


樹屋群的旁邊有一條河,河邊擺了水車。


遊客也可以體驗踏水車。但是,踏板與水車輪好像脫了鉤。無論用多大力氣,踏的有多快,水車輪始終紋風不動。


踏完水車去看德記洋行。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式建築吧。香港也有一些。這是在對面街拍攝的模樣。在裏面距離太近,看不到全貌。


風見雞。對不起,是風向儀,多數用雞做標誌。


看完了安平樹屋、德記洋行和朱玖瑩故居,是時候去看安平古堡了。就在對面,繞過一間小學就到了。

不過,看安平古堡之前,先要嚐嚐安平其中一種美食,安平豆花。

有兩間,一間同記,一間茂記。總不能兩間都吃。我們揀了同記。

這間不是本舖。本舖在安平樹屋站向四草橋方向行800米,在夕遊出張所附近。這間是2店,店主移船就磡,為了方便食客,在景點區內開多一間分店。


我們買了傳統和竹炭兩種。竹炭豆腐花吃不出炭味。不過豆花本身質地好滑,滑過高雄的。

在高雄台南這幾日,吃的最多不是擔仔麫,是豆腐花。


台南標榜老房子,所以每間店舖都會營造一些古早味,例如寫些大字、掛些橫匾。


吃完豆腐花,起程去安平古堡。安平古堡的大門口就在天后宮旁邊。未到天后宮,先見到一架賣燒餅的車,裝飾成漫畫一樣。


未到大門口,先見到古堡的塔樓。這個不是古蹟,是1975年才建的。


去到安平古堡,只剩下半個小時就關門,先上最頂的古堡參觀。古堡內面積不大,很快就繞一個圈出來。

安平古堡是荷蘭人登陸台灣,進行殖民統治之後建起的城池,作為統治的總部。鄭成功登台後,荷蘭人就是從這裡撤退。

本來古城範圍包括大半個安平區,今日只剩下這座建築物。

沒有上塔樓,一則它不是古蹟,二則時間也差不多。只是從底下向上拍了塔樓的樓梯。


在高雄和台南常常見到洋紫荊,並非香港專利。而且他們種的很茂盛,花開也很茂盛。在高雄的打狗英國領事館,就有一棵開滿花的洋紫荊。

安平古堡的一邊庭院也種了幾棵洋紫荊,也都是開滿了花。原來,開滿一樹的洋紫荊,是很美麗的。既然香港以洋紫荊為區花,是否應該大量栽種?想像一下。整條街一排開滿花的洋紫荊,是否好壯觀,好看過櫻花?

一個女學生在樹下摘洋紫荊花。


又日落了。又是落一半就隱沒雲堆裡面了。

安平古堡除了洋紫荊,還有炮台。既然是城池重鎮,炮台當然少不了。轟的一聲,射出一個太陽來。


與延平郡王府一樣,這裡有一戶人家也種了一棵南洋櫻,有字為證。在延平郡王府忘記拍下名牌。


那戶人家的窗戶也很有古味。南洋櫻襯古舊窗戶,可以充當一下古蹟。


離開安平古堡,前面就是天后宮。台灣的廟宇都是很宏偉,雕工很精細,很華貴似的。


越過天后宮,出到安平路,就進入安平的美食街區。這一間安平小舖賣蝦餅和牛軋糖。

蝦餅?即是我們叫的蝦片。


沿著安平路再前行,見到一間食蠔的店舖。也是一間相當有名的店舖。名字是陳家蚵捲。


我們又進去吃。這幾日都是這樣。沒有所謂正餐。隨便去到那裡見到甚麼就吃一點,少少吃,多多餐。香港叫掃街。

我們叫了一份蚵捲,即是蠔捲在粉內炸。


自然少不了蚵仔煎,即是香港潮州舖叫的煎蠔餅。所不同的,潮州煎蠔餅用比較多雞蛋,這裡的蚵仔煎用比較多的麫粉。


最後又叫了一客烤蚵,即是烤蠔了。海水味很重,有一點點鹹,不過都幾好味。


吃完出街逛了一圈。這就是安平路。


回頭看的安平路是這樣。前面的韓家婆婆也是有名的甜品店,也賣豆腐花。

它的斜對面馬路有一個公車站,2號公車,可以回到台南府城。平日在這裡停站。例假日改在安北路同記豆腐花附近停站,與88安平線和99台江線用同一個站牌。


時候不早了,人人都打道回府了。我們也回去。

為安全計,我們還是回到安北路的88安平線和99台江線站等車。車站離同記豆腐花不遠,後面是一間郵局。

安平的郵筒很特別,印上這裡的特色圖案,叫做劍獅。是擋煞的風水物。



很多店舖都關門了,只餘下對面街一間茶店在昏暗的環境中發亮發光。


有一輛車來了。是99台江線。大家蜂擁上去。我看看車上,見已經有很多人,深怕沒有位子坐。想起昨日的例子,我們從觀夕平台回去,當時車上只得一半乘客,那一班車幾分鐘後就會到。

基於這個經驗,我決定不坐這班99台江線,等下一班88安平線,估計有位坐。不過,這個決定是錯的。

等了幾分鐘,一班88安平線的車來了,是昨日同一輛車。不過,我們上車,都坐滿了。只有站的位置。先前與我們一起不坐99台江線的兩個少女,其中一個幸運地坐了最後一個空位。

原來這日是星期五,很多人都休息,出來遊玩,所以坐車的人多了。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。

尚好,車子行了一段路之後,去到市議會站,有人下車,Lina就有位子坐了。我一直站到赤崁樓。

去赤崁樓站只有一個目的。去吃赤崁擔仔麫。昨晚門前經過,見多人光顧,很想試試。

進去,地下的格局與度小月差不多。店員來招呼我們,我們要求上二樓坐。

上到二樓,就領教台南的老房子特色了。這間店舖原身是一間診所,改裝成為食店。

室內裝飾成很古舊的樣子。


這是臨窗的一個坐位。可以看到街外的招牌。這時已聽到隔壁人聲鼎沸。食物由下層經升降機送上來,店員勤快地放上手推車推進隔壁的房間。

原來有一個旅行團在裡面。


這間店的另一個特色是用小學生的桌椅作餐桌和坐椅。怎麼知道?因為桌面有一條放筆的坑,桌下面是放書的空間。連椅子也是小學生坐的椅子。


老房子的牆壁塗上大紅顏色,很矚目。

台南的紙巾盒是掛起來的。拿紙巾時,要向下拉。


正在拍照,又有一大團遊客上來。昨晚見到很多人,原來是接待旅行團。

另外一點很有趣。台南的餐廳,喜歡用很大的餐牌。在度小月如是,在東興洋行也如是。

餐牌過了膠。店員會給你一支顏色筆,多數是紅色。你在膠面的食品欄旁邊劃上份量。落單後,店員把顏色擦去,又可以再用。不浪費紙張。是不是很環保呢?


店員介紹我們吃這個國宴小吃套餐。


我們另外加了一碗擔仔板條,即是粗麫條,又加了一個米糕,因為不知是甚麼。

套餐帶有嚐珍意味,所以每份都比較精美。這就是棺材板。棺材蓋下面是湯羹。


這就是米糕,其實頗似一盅糯米飯,上面鋪一層肉鬆。右上角就是擔仔板條。


最後就是一道豆腐花。又吃豆腐花,已經第四次了。


吃完之後,我們步行回酒店。

去到民族路三段與公園路交界處,決定不轉上去,再向前走。結果走進了民生綠園商圈的另一邊。

這裡比較繁榮些,多了時髦的咖啡廳、KTV等等娛樂場所。外國快餐店也多了。

我們去到中山路轉上去,去到新光三越的位置(不是中正商圈、大億麗緻旁那一間),見到對面街有一個矮小建築,全都是吃的舖子,就像香港的熟食市場。幾乎台南所有名店都在這裡有分店。

我們剛吃過,不用再吃。

本來,在這裡轉入西華南街,就可以去到成功路。不過,路很黑,寧願沿中山路一直走到火車站前的圓環,再轉回酒店。人多,街也光亮些。

這又逛了一日。看到了台南一些老房子,領會了台南的一點點古早味。

明日去神農街和府中街之後,就回高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